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臺灣花蓮地方檢察署:回首頁

:::



追訴犯罪 伸張正義 謹守法律 / 維護公義 / 安定人心 / 穩定社會

歷史沿革

      臺灣花蓮地方檢察署前身為日據時期之「臺灣臺北地方法院花蓮港支部檢察局」,成立於日本昭和11年(民國25年)。民國34年10月25日臺灣光復,各地法院次第由政府派員接收。民國35年1月11日花蓮縣政府成立之前一日,臺灣高等法院檢察處派鄭松筠首席檢察官來花蓮接收,並更名為「臺灣花蓮港地方法院檢察處」。民國41年7月1日,更名為「臺灣花蓮地方法院檢察處」,民國78年12月24日再更名為「臺灣花蓮地方法院檢察署」。       原址位在位於花蓮市中正路321號,於民國40年10月,花蓮市發生大地震,災情嚴重,縣政當局遂有遷設美崙地區之議。司法行政部鄭部長彥棻鑒於花蓮地方法院及檢察處辦公廳舍過於陳舊,不敷使用,為配合地方遷治,乃選定位在花蓮市美崙地區的土地(原為荒地),重新規劃、新建院、檢廳舍,並於民國53年10月動工興建,54年3月底竣工,同年4月遷入辦公。新建院、檢廳舍新址為花蓮縣花蓮市府前路15號,與花蓮縣政府毗鄰,佔地3.578公頃,辦公室建坪約千坪。背倚美崙山,面對太平洋,為理想之辦公處所。       四十多年來,本署人員續增,辦公室面積及存放贓證物品嚴重不足,為改善辦公環境及配合爾後十年增員計畫,經奉法務部於民國85年核准計畫擴建辦公室及大型贓物庫。因本署西臨國軍飛彈基地,適位於飛彈陣地限建地區,建築高度僅限14公尺內。為有效利用土地資源,本工程計畫增建地上3層、地下2層之辦公大樓暨大型贓物庫,於91年正式開工,93年12月完工,增建面積10669.44平方公尺,工程完工後,呈獻出美輪美奐之「檢察大樓」。歷任檢察長為改善辦公環境,投入相當大的心力。如: 1.整建本署前庭廣場公園化:經四處爭取因道路拓寬及因新建工程必須砍除之障礙木-移植至本屬前庭廣場,其中有逾百年以上老樹及國寶級珍貴樹種,如琼崖海棠、九芎、吉貝木棉、欖仁、老榕樹等,種類繁多。移植之老樹,現已茂盛成蔭、綠意盎然,配合本署增建大樓基地挖掘出之奇石,砌成假山之造景,已具森林公園型態,為全省司法機關最美麗之辦公環境,並提供本署鄰近居民及到署洽民眾最佳休憩場所。 2.公共藝術作品:豎立於「檢察大樓」前的藝術作品為花蓮縣境公共藝術的第二件,代表合諧、平等。本作品為興建「檢察大樓」依「公共藝術設置辦法」評選之創作。作品之條碼,是當代辨識物品之一種符號。天秤之兩端,分別為轉動中光鮮亮麗之紅色及參差不齊之黑色條碼,寓意強弱,善惡之屬,在法律之前,人人平等。

詳全文

觀護業務相關活動

  • 花蓮地檢署辦理112年度第一次社區監督輔導會議

    強化性侵害犯罪的社區安全防護網是防治性侵害案件的必要手段,花蓮地檢署落實以觀護系統為主軸的性侵害案件受保護管束人社區監督輔導小組會議,係整合各機關對於性侵害案件受保護管束人的監督、輔導與處遇意見,針對中高再犯的性侵害加害人定期檢討調整處遇措施,本(112)年度第一次的性侵害加害人社區監督輔導小組會議,於112年3月25日上午假花蓮地檢署二樓會議室召開。 本次會議由主任檢察官廖倪凰主持,會中針對持續科技設備監控之性侵害案件進行討論,特聘請慈濟醫院精神醫學部陳紹祖醫師及陳百越臨床心理師擔任本署外部督導,與本署執行檢察官、(主任)觀護人、花蓮縣衛生局、花蓮縣政府社會處、縣警局婦幼隊、分局家防官及各管轄警察人員共同討論受科技設備監控人的處遇措施,以各自專業的角度交換意見。 性侵害犯罪不僅造成被害人難以抹滅的身心傷害,也容易造成社會大眾的不安,花蓮地檢署定期舉辦性侵害加害人社區監督輔導小組會議,讓網絡成員可於會議中彼此意見交流,充分討論,對於性侵害假釋之受保護管束個案進行處遇措施之適當調整,預防再犯。 參與會議成員於本次會議中提出諸多寶貴的實務意見,團隊群策群力,整合出更有效益的性侵害防治社區處遇作為,對於會議中列管之中高再犯危險個案,啟動社區監督輔導機制,從而達到花蓮地檢署建構危險預警、預防再犯、鞏固性侵害犯罪社區安全防護網的目標,以期充分保障本轄婦女及弱勢族群人身安全。

    更多
  • 除舊佈新迎新春 花檢社勞人出力協助年終大掃除

    配合「國家清潔週免費載運大型廢棄物暨春節期間各村清潔大掃除」,花蓮地檢署特別安排社會勞動人力,結合吉安鄉公所清潔隊於112年1月3日至1月11日在吉安鄉18個村莊裡,協助環境清潔整理,期望藉由社會勞動人的協助在年節之前提供社區居民一個乾淨的生活環境,齊手打造健康環境美好家園。 花蓮地檢署長期安排社會勞動人協助吉安鄉環境清潔整理,使整個村莊能維持乾淨的原貌,深獲吉安鄉全體鄉民的讚揚,此次特配合國家清潔週期間,帶領社會勞動人以實際行動投入環境清潔整理,載運並清理大型廢棄物,為社區盡一份心力,讓社區民眾得以乾乾淨淨過好年。 在協助進行清理廢棄物及環境整潔過程中,除讓社會勞動人瞭解居家環境潔淨的重要,並也藉由親身投入勞力深刻體會第一線清潔隊員的辛勞,學習團隊互助精神及人際友善互動,透過公益服務省思及回饋社會,落實生命教育及教化功能。 活動期間花蓮地檢署不定期前往機關訪視,關懷並鼓勵社會勞動人,期勉其記取教訓切勿再犯,以達到社會和諧發展,期使社會勞動人經由環境清潔工作,彰顯易服社會勞動,達成政府、社會及社會勞動人三方皆受益。  

    更多
  • 花蓮地檢署社勞人出力防治登革熱、消滅病媒蚊

    為防治登革熱疫情傅播,在防疫新冠病毒的同時,花蓮地檢署也結合玉里鎮公所辦理「防治登革熱、消滅病媒蚊」社會勞動專案,於12月22日攜手玉里鎮公所清潔隊將社會勞動人力投入登革熱防治,消除病媒蚊孳生,社會勞動人由清潔隊員帶領下,在玉里鎮轄下各村落進行藥劑噴灑消毒工作及執行環境清潔整理,做好預防工作,達到避免引發登革熱疫情的成效。 近年來因為新冠肺炎疫情,社會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在防疫工作上,花蓮地檢署也積極防疫宣導,但在面對登革熱疫情防治上也不能掉以輕心,特別安排社會勞動人投入環境消毒及清掃的工作,盡自己的力量來提供無償的社會服務,藉由親身投入勞力,增加社會勞動人的防疫意識,也能落實生命教育教化功能,並達到環境維護之效益。 易服社會勞動制度係參考西方國家社區服務及修復式正義概念轉化而來,兼具刑罰與教化功能,自社會勞動制度推行以來,花蓮地檢署積極安排社會勞動人投入各鄉鎮公益服務,讓微罪的社會勞動人提供無償的勞動服務,回饋社區,不因入監服刑而被標籤化,更得以維持既有的工作與生活,兼顧家庭照顧,除節省社會及國家的財政負擔,也同時減少因犯罪所衍生的其他社會問題,讓他們在投入環境清潔、社會服務與弱勢關懷等公益活動中學習、成長並提醒自身切勿再犯,另能讓社會大眾都能了解並支持易服社會勞動制度,達到雙贏的效果。  

    更多

更保相關活動

  • 112年更生美影-攝影比賽活動

    更多
  • 公告財團法人臺灣更生保護會所屬各分會約聘個案管理師15名公開甄選資訊及花蓮錄取結果

    ●財團法人臺灣更生保護會所屬各分會約聘個案管理師15名公開甄選資訊 ●財團法人臺灣更生保護會花蓮分會錄取結果

    更多
  • 慈恩慈善會十年如一日 年前送暖更生貧困家庭

          中華民國慈恩慈善會創會長方良丞攜手花蓮龍吟獅子會會長孫霞、獅友張連珍及王金美等一行人,一月十六日捐贈年節關懷物資給更生保護會花蓮分會,包括白米、油、鹽巴、醬油、炊粉、醫療口罩、酒精濕紙巾等民生物資、防護物資及愛心傘一批,請花蓮分會代贈送給貧困更生家庭,提前祝福大家新年快樂、平安健康。       一袋袋的關懷物資蘊含著慈恩理監事、會員及各界愛心人滿滿的愛與關懷;愛心傘則是國際獅子會台灣總會MD300(2021-2022年度)總監議會議長郭李桂香及花蓮龍吟獅子會獅友,同時也是大誠保經勁勝處李麗珠經理所捐贈,希望讓愛心傘散布於社會上每一個弱勢角落,所有需要幫助的個人或團體都能感受到來自於MD300獅友們的溫暖。花蓮更生保護會主任委員黃淑珠代表接受關懷物資,並特別感謝慈恩十年來都不忘對於花蓮地區更生貧困家庭的關懷及幫助。      中華民國慈恩慈善會致力推動【救急助貧服務計劃】,提供救急助貧民生物資、紙尿布服務、偏鄉貧弱老人樂活美術課程(彩繪老寶貝)以及喪葬費補助……等,並於春節、端午、中秋三節舉辦大型關懷活動,同時捐贈關懷物資給更生保護會花蓮分會用作關懷貧困更生家庭使用,迄今十年不間斷。慈恩了解更生保護會花蓮分會為更生人辦理各項服務,包含輔導就業、職業訓練、急難救助、安置等,在有限的人力仍 全面地提供更生人支持及輔導,也深知更保不易取得外在團體的支持,所以儘管疫情期間募款不易仍堅持將資源分配給貧困更生家庭,也數次協助無力支付喪葬費用的更生貧困家庭。歡迎有興趣參與的民眾一同加入慈恩送愛行列。中華民國慈恩慈善會愛心專線:038465038、郵政劃撥帳號:06710872。

    更多

犯保相關活動

  • 銅板、發票做愛心,便當店助被害家庭重建生活有希望!

          犯罪被害人保護協會為協助遭遇犯罪被害事件致生活陷困的家庭走出被害陰霾,不斷開發新資源幫助被害家庭重建生活,回歸平靜。111年犯保總會專款製作零錢發票箱,由全國22個分會連結轄內資源放置,為犯罪被害人家庭募款,募集執行被害家庭各項保護方案所短缺的經費。第一個零錢發票箱擺放在委員江躍辰醫師的診所後,第二個零錢發票箱放置於府前池上便當。      府前池上便當的老板開朗活潑,得知買便當的客人是犯保花蓮分會的員工,她對犯保工作從好奇詢問到了解工作內涵後,願意將店內整理出一個小空間,幫助犯保為犯罪被害家庭募款重建生活。地檢署主任觀護人鄭書琴兼任犯保顧問,11月1日她陪同同仁帶著零錢發票箱前往府前便當店,便當店成為第二個為犯罪被害家庭募款的愛心商店。      放置在便當店的零錢發票箱,所募集的零錢及發票,將於單數月份由資深志工或工作人員回收,民眾捐助的現金將統一存入犯保總會的帳戶內,發票也會整理加蓋犯保印章後送總會統一對獎及兌換現金。犯保花蓮分會主任委員徐正隆說:「犯保花蓮分會每年受理的被害案件近百件,這樣的數字代表著一個個家庭因他人的犯罪行為致家庭的完整性被破壞,不論失去生命或造成被害人重傷,整個家庭都受到影響,不管事件過了多久都是家屬心中的遺憾」。徐主委也強調,中獎金額會於犯保的官網公開徵信,並且提供犯保的愛心碼5850,民眾在購物後可以告知商店要將該電子發票捐贈給犯保,提供商店5850愛心碼就可以囉!

    更多
  • 111年犯罪被害人保護週製「與你同馨 與你同行」

    更多
  • 犯保與保護官座談會

          臺灣花蓮地方檢察署與犯罪被害人保護協會花蓮分會(下稱犯保花蓮分會)於10月26日共同辦理「社會矚目案件通報及關懷-與保護官有約座談會」,由花蓮地檢署蔡宗熙檢察長及犯保花蓮分會徐正隆主委共同主持,出席座談會的8位犯罪被害保護官及業主主管來自花蓮縣警察局及五個警察分局。座談會中共同套論社會矚目案件通報流程及案例分享,建構更完整、即時的保護網絡。      犯罪被害保護官簡稱保護官或犯保官,多數的民眾沒有聽過也不知道何謂「保護官」,花蓮地檢署蔡宗熙檢察長說明了犯罪被害保護官制度的起源,來自重大刑案後法務部和內政部更重視警察機關的工作,自105年起常設具警察身分者為犯罪被害保護官,作為通報與轉介犯罪被害案件的窗口,從重大刑案發生開始就能第一時間關注家屬的需求,引入犯保資源,符合保護官通報的案件為殺人、殺人未遂致重傷和社會矚目的重大傷亡案件,雖然一年裡發生的件數不多,一但發生家屬陷困,亟需保護官提供情緒的安撫與關懷,並由犯保協會提供經濟、法律、心理層面的協助,穩定被害家庭,避免社會動盪,促進整體社會穩定祥和。      座談會中犯保花蓮分會和保護官就111年通報的案例進行討論,確立通報流程,彼此交流在家屬服務的過程中遭遇的問題。主委徐正隆強調,警察是被害人第一個接觸到的專業人員,在偵查重大刑案之初,提供被害人家屬正確的資訊,同時聯繫犯保分會使家屬即時得到資源及協助,乃至後續的陪伴應訊等事宜,是國家設置保護官最主要的功用。      在花蓮縣內共有6位保護官,分別設置於花蓮縣警察局、花蓮分局、新城、吉安、鳳林及玉里分局,以縣警局簡蓮安為總保護官,協助建立並更新本縣的保護官名冊,隨時與犯保花蓮分會維持穩定、暢通的聯繫,自105年9月實施保護官通報制度開始,6年間,犯保花蓮分會接收到來自各警察分局保護官通報的故意殺人案件計14件,因為,保護官從案發之初就主責陪伴被害人家屬應訊,由警察提供犯保協會的資訊給家屬,家屬很快信任犯保協會,犯保與家屬的工作關係能順利開展。10月26日的座談會在花蓮地檢署召開,犯罪被害保護官制度已實施6年,過程中檢、警、犯保機構合作無間,藉今年的座談會再次檢視通報方式,皆從犯罪被害人及其家屬的需求出發,提供「即時、有感」的服務。

    更多

活動專區

  • 本署辦理植樹節活動,提倡節能減碳、環境永續

    更多
  • 111年度年終志工教育訓練及業務座談會

    本署於111年12月22日舉辦「111年度年終志工教育訓練及業務座談會」,本署司法志工出席踴躍在本署三樓會議室上課,本次訓練課程由本署陳檢察官宗賢擔任講座,課程內容從「民事時效制度」、「刑事案件告訴權與追訴權時效制度以」、「司法送達制度」講解法律上重要的確定力,並以「多想一點,避開風險」以自身及辦案經驗分享各種詐騙手法結束課程,希望透過廣為宣導避免大家受到詐騙,課後現場提問討論熱烈。感謝司法志工對本署的付出及貢獻。

    更多
  • 本署檔案應用專區
  • 各項聲請書例稿下載
  • 法務部便民服務線上申辦系統(非憑証)
  • 法務部便民服務線上申辦系統(憑証)
  • 本署facebook專區
  • 花蓮地檢署教保中心
  • 1就業資訊
  • 檢察機關書類公開書類查詢系統
  • 線上檔案文物展
  • 法務部所屬檢察機關開庭進度查詢
  • 反毒大本營
  • 主管法規查詢系統
  • 戒毒成功專線求助網
  • 165全民反詐騙網站
  • 行政執行機關拍賣公告
  • 全國法規資料庫
  • 政府電子採購網
  • 我的E政府
  • 臺灣社交距離App
  • QR CODE5
  • A11000000F_10800060020A0C_ATTCH3
  • 教育部青年發展署  青年資源讚
  • 節約用水資訊網
  • 1991報平安留言平台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