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臺灣花蓮地方檢察署:回首頁

:::

施部長參訪花蓮更生團契信望愛少年學園

  • 發布日期:
  • 最後更新日期:107-11-03
  • 資料點閱次數:860
施部長參訪花蓮更生團契信望愛少年學園 施部長於96年11月2日由矯正司蕭司長、臺灣高等法院花蓮分院檢察署陳檢察長時堤、臺灣花蓮地方法院檢察署朱檢察長兆民及臺灣花蓮監獄黃典獄長德滿等人陪同,前往花蓮縣光復鄉更生團契信望愛少年學園進行參訪。更生團契總幹事黃明鎮牧師率同院內職員及學員列隊歡喜迎接施部長等人,並由輔導志工及院童以吉他伴奏合唱一曲「愛的呼喚」,黃牧師表示這首歌是更生團契入監進行團體輔導時經常教唱的歌曲,詞意深刻,曲聲優美感人,總讓受刑人感受良多甚而啜泣。其後黃牧師就信望愛學園現況進行簡報,其中學員們騎獨輪單車於20天內完成環島行程,這學習克服艱辛完成挑戰的特殊歷程,更由電視台專訪製作單元報導,十分精采感人;結語前黃牧師表達希望「楊姓受保護管束人」能加入學園擔任志工,協助教導院童的課業,並稱其多年入監輔導該案主已建立深厚的輔導關係,應能繼續引導他回饋社會不再犯錯。 施部長在致詞中針對「一輪千里,邊緣少年環台的挑戰」,盛讚黃牧師以獨輪車作為矯正教育的教材十分有創意,且確能激發出少年面對困難時獨立克服挑戰的潛能;施部長表示其於上任之初即相當重視邊緣少年之成長教育問題,少年學習成長與家庭父母間有很大關連,如果家庭功能不彰,就必須藉重政府、社會力量來關懷支持,而民間社會的力量以宗教感化較為顯著,更生團契長期投注於邊緣少年及更生人之輔導工作,績效卓越,對於協助青少年犯罪預防與矯治工作功不可沒,而更生工作就是在尋找個別的感動點來切入啟發案主,施部長肯定並感謝黃牧師對本部矯治成效的貢獻。施部長一席話讓在座深刻感受「矯治教育」必然是部長心心唸唸、經常思索的議題。最後施部長回應黃牧師,表示在本部決定是否核准「楊姓受刑人」的假釋時,部長即本於「社區處遇是銜接案主適應社會的必要機制」,作為核准的理由,感謝更生團契提供假釋人復歸社會的方案,社區處遇有社會資源及宗教團體的協助,當能形成案主更有利的更生條件。 繼之,矯正司蕭司長勉勵更生學員及院童,在更生團契的大家庭中,幸福擁有溫暖的支持與教育,且因為信仰而更接近神的引領與祝福,這些正向的力量一定會讓大家更加堅強面對未來,蕭司長信手拈來令人莞爾且具有深意的事例,幽默語氣讓氣氛輕鬆愉悅。 隨後施部長一行人在黃明鎮牧師的帶領下參觀少年學園的環境,對於園區占地遼闊,建築宏偉留下深刻印象,施部長讚美信望愛學員有國際級水準的美麗建築與景致,未來擴建後必然有更輝煌的成就。
回頁首